各學院(部):
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教學任務已編制完畢,現下發給各課程承擔單位,請各承擔單位做好落實教學任務、上報教學方法等相關工作,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落實教學任務
(一)工作安排
工作任務 | 完成時間 | 完成部門 |
落實教學任務,填報任課教師報表 | 6月9日--6月11日 | 各課程承擔單位 |
審核教師任課報表及反饋意見 | 6月12日--6月13日 | 教務處 |
教學任務錄入及編排課表 | 6月14日--6月28日 | 各課程承擔單位 |
課表調整、優化并定稿 | 6月29日--7月1日 | 各課程承擔單位、教務處 |
(二)相關要求
1.審核教學任務
(1)請各課程承擔單位根據培養方案仔細核對教學任務,確認課程名稱、開課學期、學時、學分、課程類別、考核方式與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一致。
(2)請各課程承擔單位與教務處積極配合,嚴格按照上述的工作流程和時間安排完成各項任務,嚴格執行教學計劃,認真落實教學任務,合理、有序、系統地安排好排課工作的各個環節,共同保障全院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
2.落實任課教師
(1)優先選擇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擔任課程主講教師,保證高職稱授課比例,保證教學質量。
(2)原則上每門課程每個教學班的理論課授課教師不應超過2位。助教原則上不允許承擔理論課程,如有特殊情況,請單獨申請。
(3)為保證實驗課授課質量,高職稱教師應承擔實驗課,承擔學時不應低于該門課程實驗學時的1/4。
(4)鑒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所有任課教師必須經過線上教學培訓,并有能力完成線上教學,所有實驗課必須具備線上教學條件。
3.科學編排課表
(1)課表是執行培養方案、穩定教學秩序的基本教學文件之一,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更改,調串課需嚴格執行《齊齊哈爾醫學院調停課管理辦法(試行)》文件要求。
(2)貫徹“以人為本”理念,遵循教學規律,綜合考慮課程、教師、學生、教學地點等因素,均衡設置排課時間,任課教師不得自行指定上課時間和地點。
(3)合理安排教學周,不允許前緊后松;原則上理論課不得四學時連排;同一教學班、同一門課,一天之內不得排兩次;每周三下午(5-8節)不排課。
(4)50學時以內的課程盡量12周之前結課;實驗課最早從第二周開始排課,6-8學時實驗課,從第5節課開始排課。
(5)專人排課,并且排課期間不安排其他工作,不得耽誤排課進程。
二、申報教學方法
1.預計申報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教學方法的教師或教研室需有相關教學方法的研究課題支撐,結題后方可申報。
2.申報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必須有完整的線上課程作支撐,以教學團隊(教研室)為單位進行申報。
3.臨床實驗班在培養方案中已設置該課程開設PBL等教學方法的,不需再進行教學方法申報。
4.連續開設三年以上的教學方法,正常申報,不需評審;未滿三年的教學方法需經過二級學院初審后上報。
5.同一門課程不同學時,課程負責人和教學方法內容相同,合并申報。
三、上報材料及截止時間
1.6月12日上報任課教師報表(附件2)。
2.6月19日上報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教學方法申報書(附件3)、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運行申報書(附件4)和匯總表(附件5)。
3.6月25日前上報2021-2022學年第二學期教學方法總結(附件6)。
4.6月28日上報教學任務核對及課表編排記錄表(附件7).
5.開學前兩周上報教學周歷和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教學方法時間統計表。
特此通知。
教務處
2022年6月9日